首页 八字正文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生辰八字吧 八字 2021-09-02 3 0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译文】

书籍要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罝,读诵完毕后放回原即使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拾好才能离开,书本有缺损要及时修朴,保持完整。

【注释】

①列:排列。

②定:固定。

③急:急事。

【评解】

一个真正读书、爱书之人,会把书保护得很好,不会让它有一点 破损。书多则会把它分门别类地摆放,用的时候会很轻松地找到。阅读完毕,要放归原处•千万不要养成把书随便乱放的习惯,以免下次翻找,浪费时间。

书是人的良师益友,因此应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护、珍惜,即使有急事,也要把书整理好,收拾干净,并在读处做好标记, 以便下次再读时方便査找。

如果书有破损,就要立刻把它修朴好,这样可以延长书籍的使用寿命,否则造成损毀或丟失页码,是对知识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图 书资源的浪费。

【国学小百科】

中国书籍的演变过程

在文字未产生以前,人们主要靠语言相互沟通。但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古人便采用结绳、刻木以及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法 来帮助记忆。但是,只有文字才能超越时空,准确地记录语言和表达 思想。

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0世纪),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 文、石鼓文字等,这些属于初期书籍。

正规书籍大致出现于春秋末期。相传孔子删述《六经》,"韦编三绝〃,可见这时已出现了竹木简的书,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或"素书"、"缣书"。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推广。东晋时, 政府正式下令用纸写书。纸的产生,导致了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 革,在中国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纸张发明到隋唐时代,纸书的制作主要靠手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方式不能适应客观的需求。1300年前的隋末唐初,发 明了雕版印刷术。

古代书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为现存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印刷品。

宋代为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其雕印的书籍,校、 写、刻、印、纸、墨皆精,反映宋代的刻版、印刷、造纸、制墨等技 术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元代刻书承宋人之风,对明初刻书影 响较大。

明代刻书更为发达。其末期出现的拱花及豆版套印技术,将雕版印刷术推向新的高峰,成为中国印刷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随着书籍生产材料的不断变化,书籍的装帧形式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纸书出现后,大致流行过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 包背装、线装等多种形式。

北宋庆藩年间,毕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这一发明,为快速印制书籍创造了条件,是印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元代大德年间,王祯又发明了木活字,明代还有铜活字出现。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为西夏文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弘治年间的 华燧会通馆,用铜活字印了《宋诸臣奏议》、《锦绣万花谷》、《容斋随笔》等很多书籍。

清代由于政府的提倡,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发展。雍正朝排印了 《古今图书集成》,共铸铜字二十多万个。乾隆时制定了《钦定武英 殿聚珍版程式》,并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活字印刷发展、 普及的一个标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标志着中国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关链接】

司马光诫子惜书

司马光独乐园中的读书堂中,藏有文史类书籍一万多册。其中司 马光每天早晨常常阅读的书,虽然读了几十年,看上去都新得像是从 没用手摸过一样。

司马光曾经对他的儿子公休说商人们爱收藏钱财货物,儒家 所收藏的只是这些(书),应当知道要珍爱它们。我每年在上伏到重 阳期间,遇到天气晴朗的曰子,就设下几案,将那些书斜放在上面, 晒穿订书的线。所以虽然时间很长•书还是没有损坏。

打幵书看,必然先把几案打扫干净,用褥子铺垫在书下面,然后端坐好,才看书。有时候(不能端坐着看)需要边走边读,就把书 放在方的木板上读,从来不敢直接用手捧着书,这不但是担心手汗浸 到书页上去,也担心碰到穿订书的线。

每看完一页,就用右手大拇指的侧面贴着书页的边沿,再用食指(与拇指相配合)捻起书页,这样翻过一页,因此可以不把纸弄烂。 我常看到你们翻书时直接用手指撮起书页,这很不合我的意思。现在 佛教道教中人(和尚、道士们)尚且知道尊敬他们的经书,我们儒 家怎麽能反而不如他们呢?应该要记住我的话。"

以上就是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的全部内容,更多弟子规资讯请关注八字吧算命网。

原地址:https://020ba.com/bazi/8186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