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正文

道家养生“道”之升华人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生辰八字吧 八字 2021-09-02 3 0

殊妙的道,是人世间精神的最高境界。人们修道,是为了抵达人道合一的至高境界。那麽,如何才能抵达呢?

道教认为,这就要看学道、修道之人自身了,如何能做到道教教义中所言的:返朴归真、道化、我命在我不在天,便是其抵达人道合一之境界的根本了。而这些教义,也是道教神圣境界的最根本归属。


道家养生返朴归真的修行目标

道经如是宣称:朴和真都是道之本性,修道就在于使人的心性归根返本,合于道性,达到与道同一的境界。所以,道教认为学道修道之人,必须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冋到初始的状态,即抵达大道升华后的境界一一返朴归真。

在道教浩瀚玄妙的教义之中,朴和真是大道的本性,修道之人就是要在修炼的过程中,对生命的元气进行修复,使生命回到本真的状态。即抵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

所谓返朴归真,就是要修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情欲和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一般,而与道同一,为道家生活中的主要追求,其来源于老子之道,即老子将道运用在人生观中的概念。老子认为,人若以道为准则,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通过长期不懈的修炼,便可以返本还原、返朴归真,与道融为一体,而成为神仙。也正因为于此,故老子才提出谷神不死之说。

如此因缘下,道教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恪守着这一法则,并认真探索、勤学苦练地追寻着返朴归真之道。

老子返朴归真涵盖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

其一,清静无为。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也就是说人若淸静,就会正确地去立身处世,如做人正派,做宫公正廉明等。在老子《道德经》中清静、无为为两个颇相类似的范畴,同时,还和寡欲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它们都是道的部分表现。在后世道教中,将其演化为清静无为或清心寡欲。此外,在《道德经》中,还有一个与它相对的名词,那就是浊,并且它们之间还有着相生相化的关系。老子曾说:有道之士,性体圆明,湛然清澈,处于万物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民之所忧则忧,和光同尘,没有什麽区别。那麽谁能除尽后天的七情六欲,荡尽尘俗一切污浊,使其心宁静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体性,就如浊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现。

所以,有道之士,身虽处尘俗之中,却应其性顺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若老子概念里的浊那般,做到慢慢而静,直至澄淸而重现。老子认为,这便就是道的表现。另,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是大自然最根本的形态。在其人生观中,清静则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所以,老子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必须与自然相协调,这样才能以万物养育群生。故而《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简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无为,人法道也应当无为。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治,才是无为的真正宗旨,也是道教人生哲学的主要原则,更是做到返朴归真的主要方法。

其二,见素抱朴。老子于《道德经》中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此朴就是朴素的意思,亦也作敦厚来解释,有时也作道来理解,意在说明的是,朴,是道之本,人之性,物之情。朴,是大道之法,治世之道,社会之本真。《列子,仲尼》中所描述的尧治理天下所依的天帝之法则,即自然古朴的大道之法。《淮南子》和《列子》中所的素朴之社会,即为返朴归真下的本真社会。至于治世如何做到返于古朴,老子认为,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样才会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并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三,少私寡欲。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时,他还说了些无欲、不欲等和寡欲相类似的名词。在老子思想中,对于人欲的节制,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道的本来面目就是无欲,无欲的后果是成就了道的伟大,所以,他主张寡欲,而少私寡欲便就是返朴归真最起码的要求。在其间,老子不但提出了返朴归真的思想,还为广大修道之士指出了返朴归真的修炼方法,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并将之奉为三宝,身体力行:他任周守藏室史期间,为官清廉,衣着朴素,不求华饰。后见周室衰微,于是,弃官西行出函谷关,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流传千古的伟大著作《道德经》。

以上三方面,为道家、道教所追求的返朴归真之境界,在这里朴和真即是人道本质的反映,也是圣人德性的最高境界。所以,后世许多高道大德均铭记这古训,以返朴归真作为修身的重要原则和理想,并加以继承和发扬。

以上就是道家养生“道”之升华人道合一的最高境界的全部内容,更多道家全解资讯请关注八字吧算命网。

原地址:https://020ba.com/bazi/8368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