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正文

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错

生辰八字吧 八字 2021-09-03 3 0

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错

由以上繁琐的考辨,我们大致可以得知:周易罕为先秦儒学宗师引用讨论,恐怕是缘于它的基本取向与儒学相左,若说这不碍儒者徒借用它的形式,在解释效力上又显得薄弱,其中秦火驱儒托易立说的假想尤难成立。那麽今本易传的思想究竟是怎麽来的?出自何方人士?

在周易几个基本问题的拟测一文第四节中我曾指出:易卦的构成元素无论是符号或数字,由此形成的卦的数量都相当有限,筮人很容易触及一项质疑:凭借这些有限的卦,何以能替古往今来各种人决断他们所遭逢的各色各样疑难?固然这只是周易基本结构长期孕结下的诸多问题之一,但却是最切要的。上古的筮人或许从未遇到这种质疑,可是疑难本身并不因此消失,只会随着历史演进愈发深著。也或许筮人曾针对这项质疑有某种素朴的解说——虽然未流传到今日——在一定程度内稳定了易占的权威性,但这些回应的有效力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失去,不但问题再现,甚至产生较以往更高的紧张性。当春秋末叶,中国上古文明步人哲学的突破(PhilosophicbreakthroughWM段,故家新秀各得王官学的一察(际)焉以自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形成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层次的局面,古老王官学中的筮术要想不随周文解体,势须凿破浑沌,别开生面,方不致因言不雅驯、凌杂米盐见弃大雅。类化法于焉见采,作为它再生活力的资源,或者也可能是在长期内在的默醖与当时外在的挑战相互激荡下逼悟出,形成了今本易传理论的骨架。

易学新秀认为宇宙万有均是由八大元素所组成,而这八大元素依其属性又可化约为两大动力——阴与阳,这两大动力有内在的衍生力,也有外部因彼此矛盾而引发的化生力,所以今本系辞上说: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今本说卦也说:

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错。

因此形成了宇宙万有既然如此,宇宙万有的歧异只是表象上的,如从内在本质上著眼,不过是八大元素依循数类律则在运作,因此今本睽卦象传说:

万事睽而其事类也。

将其中任何一项律动用符号表示出来,就是某一六爻的卦,所以今本系辞下说:

象也者,像此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总括所有的卦,也就总括了宇宙所有的律动,所以今本系辞上才能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知易与知天成了同义词了。那麽是谁洞鉴了这宇宙的奥秘,并创立这套符号象征系统将它们模写出来,所谓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据今本系辞下说,那是古代的神人包牺氏,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也就是说:他乃是透过各种观察和经验累积,而后归纳抽绎,才获致这份洞鉴,真称得上是极深而研几了。至于他的观察、归纳以及最后设计的表述模式是否无误,今天易传并未提出任何理据论证来支持它们的正确性,只当作不烦置疑的前提,而且还认为这份洞鉴定至矣、蔑以加于此矣!后人欲穷神知化,只消时时观卦象、玩爻辞,触类而长之,自能达到天下之能事毕矣的境界。

宇宙的奥秘旣然早已为古圣洞明,并且表述出来,知道(知易)应是一件不困难的事,何以今日我们会觉得读易这本有字天书甚是难解,始终不能契道妙?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按照今本易传理论推衍,那是因为读者未能掌握表述天道的语言形式是象征式的,非解析式的,以致不善读的人常泥于筌蹄。执喻为真反失真。那麽古圣何以不用解析式的语言呢?因为被表述者是无方所、形而上的道,若表述者是有一定指谓,缘诸确切有限经验的语言,必然将造成言不尽意的弊端。要想既发挥语言表述的功能,又能免除伴随该功能而来的拘限性,唯有采取象征式的语言才是最佳途径,因为这种语言在认知过程中只居于启发指点的助缘地位,主动力还在于心灵,而心灵正也是无方所,善于化裁通变的,只以与混混乾坤相应。但是心灵容易为成见积习所蔽,如何解蔽使心虚灵不昧就成了关键性问题,今本易传并没对此提出解说,因为它本质就是非知识的。何况如果人人都能自己明易通微,谁还再须要那些精爽不携贰……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的灵媒——筮人?

以上就是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错的全部内容,更多易经基础资讯请关注八字吧算命网熊掌号。

原地址:https://020ba.com/bazi/8640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